谢邀。我觉得这话一点毛病都没有,大凡这样的人,绝非池中之物,他现在沉寂,只是缺少一个机会,日后必定会一飞冲天的。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韩信早年龙困浅滩,忍受胯下之辱,但金子总会发光的,他后来成为超凡入圣的一代兵仙,刘邦的大半个天下都是他打下的。勾践卧薪尝胆,受尽屈辱,能忍常人之不能忍,最后他韬光养晦,终于打败夫差成功复国,成为春秋的一代霸主。
马云创业之初四处碰壁,受尽了白眼和嘲讽,可他毫不介意,通过埋头苦干,建立了庞大的商业帝国,当年那些人对他爱理不理,如今他让那些人高攀不起。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样成功是不经过努力,轻而易举获取的,失败和坎坷在所难免,所不同是,有的人畏缩退却了,有的人却坚定不移的走了下去。而这些成功之人之所以能够成功,无一例外的经历了“能忍人所不能忍之忤,才能为人所不能为之事”的过程。
其实那些成功之人当初的选择也未必是正确的,有时候选择并无对错之分,他们只不过是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使当初的选择变得正确。再举个例外,我的一个朋友,现在生意做的很大,身价至少上亿,他的创业之路堪比唐三藏西天取经,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
有一次,他找了一帮财大气粗的煤老板,试图说服他们投资,使自己的公司度过难关。其中一个老板对他说,要是把桌上的那瓶白酒干掉,他们就投资。他二话没说,拿起酒瓶一干而尽,结果被拉到医院抢救了一天一夜,差点小命不保。
事后,煤老板们全都反悔了,没一个愿意投资,声称只是开个玩笑,没想到他当真了。我那朋友无奈,苦水往肚里咽,最后他的公司倒闭了,他自己负债累累,老婆也跟人跑了,亲戚朋友见了他就像见了鬼似的躲远远的,第一次创业以惨败告终。
可是,他并没有退缩,而是变卖了房产,四处筹集资金,以图东山再起,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现在他的生意做的风生水起。当年灌他酒的一个煤老板是他的一个远房亲戚,后来这个煤老板破产了,债主四处寻他,他东躲西藏,走投无路之下找到了我的朋友,硬着头皮求我朋友帮忙。
我朋友借了他200万,帮他度过了危机。据说,那个煤老板当时感动的泪流满面,甚至当面下跪,根本没想到最后向他施以援手的人竟是我朋友。我朋友说,他不是圣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很恨那帮人,可后来再想想,正是那帮人教会了他要坚强,使他明白,商场如战场,这个世上没有捡来的成功,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要感谢那些人。
北宋大文豪苏轼曾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正是如此,能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行人之所不能行之事,能得人之所不能得之一切。
西岳顽石~一个人越成功,他遭受的委屈也越多。
中国文化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很大,儒家思想,本质上是一种集体主义思想,讲究个人对群体的服从。在集体生活中,和谐相处是最重要的,于是,和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在集体生活中要达到和,就不能过分的张扬自我,于是,忍就显得特别重要。中国人有句俗话,“知足常乐,能忍自安”。
忍耐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一个人的修养,修养越好,越能成大事,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从逻辑上来说,也是通的。能忍人之所不能忍,也体现出一个人的胸怀和城府,胸怀远大也是成大事者所必有的素质。因此,“能忍人不能忍之忤,才能为人所不能为之事”这句话基本上是对的。
我之所以用了基本两字做前提是说明“忍”或者能安,但却未必是成大事的充分条件。成大事者或者能忍,但能忍者未必都能成大事。
我们常常见到生活中一些普通人也是很能忍的。但是,他们的忍了一辈子,除了被认为是窝囊之外,并无太大价值。可见,忍不是成大事的条件。成大事者背后最本质的支撑是“能力”。
历史上因“忍”而成大事的人确实不少,比较著名的有“忍辱事敌,卧薪尝胆”的勾践,以及忍受胯下之辱的韩信。他们都是“忍”而后成大事的代表。其中勾践的经中,“忍”字是很关键的,没有忍,也就没有后面的复仇之事了。但韩信的忍胯下之辱,总让我觉得有点别扭。
宋代大才子苏东坡有段话是这样说的:“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匹夫见辱,挺身而起,拔剑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大,而其志甚远也。”
这段话中,过人之节的“节”是节制的意思,也就是“忍”。匹夫拔剑,挺身而斗,就是不能忍,而大勇者的表现是“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其原因是豪杰之士,胸怀开阔,志向远大。
如果不知这段话的出处,你的第一印象是否觉得这一定是写韩信的?因为韩信是受过胯下之辱,而没有挺身而斗的。不正是“挟持者大”而“志甚远”的人吗?但这确实不是写韩信的,而是苏东坡《留候论》中的句子。“留候”是汉初三杰中张良的封号。
张良遇到黄石公,黄石公命其为自己捡桥下的鞋子。张良照做了,为老人捡了鞋子,并为其穿上,因此得到了老人传授的《太公兵法》因此成了汉初三杰之一。
从苏东坡的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中国对对“辱”以及一切事物的态度是“过犹不及”。中国人有“忍辱负重”的说法,也有“义不受辱”或“宁死不辱”的说法。“忍辱负重”的忍,是在大事业,大胸怀的表现,比如司马迁忍辱写《史记》,成就了自己永恒的生命。这样的辱是该忍的。但成就他名声的关键是他的史识与史才。如果司马迁是一个普通人,他的忍就毫无意义。因此,司马迁以“忍辱”成就了自身的伟大。文天祥有一首《正气歌》,其中列举了许多义不受辱的英雄形象,他们以不受辱成就了自己人格的伟大。如果他们忍了,人间正气就得不到宏扬了。
因此,我的理解是,伟大的人物,常常能忍人之不能忍,他们的忍,成就了自己的伟大。但他们所忍的,必有值得忍的价值所在。
这种说法应该是源自于我们的古训。古有韩信胯下之辱,方成大气。勾践卧薪尝胆,终于翻盘。这些历史都说明,遇到不公或者气愤的事情,以大局为重,忍而不发,往往会有好的结果。
这种说法,在现在的强调自我的社会环境中,似乎有些过时和格格不入。现在的很多父母是害怕孩子吃亏的,他们往往会告诉孩子,如果你在外面被人欺负了,一定要打回去。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忘了告诉孩子一件事,看看你能不能打得过。不能审时度势,逞一时之快,最后可能吃亏的是自己。
其实,遇事不冲动,能够很好的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是一个人心智成熟的表现。当然我们不是主张一味的忍耐,那只会让自己变得虚弱。人际关系中,顶级的关系是合作。越是能力高的人,越少发脾气。因为对抗的结果叫做零和,合作的结果叫做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