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山探险遇到的危险中,雪崩造成的危害是最为经常、惨烈的,常常造成“全军覆没”。因雪崩遇难的人要占全部高山遇难的1/2-1/3。只要一提起雪崩,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1989年梅里雪山中日联合登山队17名队员那活生生的身影。
当时,他们路经北京时来北大拜访我,我对他们敢于挑战梅里雪山十分钦佩,日本京都大学和中日登山队的队员和教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曾几何时,噩耗传来,我几乎呆了……他们17人同时被雪崩覆没了,无一人来得及用携带的报话机向大本营发出危险或求救信号。
事后听说他们设立的营地离雪崩路线太近,甚至很可能就设立在雪崩路径上。 我也曾经历过白色死亡的威胁。1957年5月,中华总工会登山队攀登川西贡嘎山。 我作为新队员与北大地球物理系教员丁行友、北大地质地理系教员马文璞3人同时参加了突击顶峰的队伍。
当我们从4400米的陡崖下部向上部6000多米的骆驼背攀登时,突然遭遇了雪崩。全队13人被从约5000米处打下来,向上攀登时足足走了三个小时,而被雪崩打回原地也只不过十几秒钟。 我当时和丁行友同一结组,我第二个,他第三个。
在被雪崩打下来时,我们两人之间的结组绳断了,而此绳据测试可承受1200公斤的拉力。 当我被雪崩卷起而下坠时,我神智很清醒,脑海中闪现了“这下我完了”的念头,身体轻飘飘地数次被抛起又落下,最后停在冰洞的中部半坡时,正好头在上,脚在下,而身体却被深埋住不能动。
残留落雪还在不停地打在我头上,并几乎要盖住头部,我努力侧过身面对上方,不停地用手扒开落下的散雪。最后雪崩停止时,我头部幸运地仍在外面。我正使劲挣扎时,听到了近处雪下发出“救命”的求救声。
我用力拉前面的结组绳,拉不动,知道组长已被埋在雪下,再拉后面的结组绳,发现断了。 我知道有一个人在等待我救援……正当我们庆幸终于爬出洞口脱险时,传来了丁行友遇难的消息,真的是当头一盆冰水浇下…… 所幸那次所遇雪崩属干雪崩。
干雪崩和粉雪崩对探险者致命的威胁相对较小。另外,探险者遭遇雪崩的地理位置不同,危险性也不一样。笔者所遇雪崩处正是在雪崩的通过区,当时我们结组正在前面开道,首当其冲。 其他几组则离雪崩主体稍远,所以全队未被雪崩带到堆积 区,故没有“全军覆没”。
出发前我们在4000米营地时连续3天大雪,第4天雪刚停我们就出发了,我们怕失去雪后的好天气和登顶的时机。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错误,所以我们遇到了雪崩并付出了代价。 那次登山,我们还遇到了一次块雪崩即湿雪崩。
湿雪崩一般发生于一场降水以后数天,因表面雪层融化又渗入下层雪中并重新冻结,形成了“湿雪层”。记得它从我们的队伍身边滑过 时,都是块状,速度较慢,在雪坡上像墨渍似的,愈变愈大。
这种块雪崩的形成区通常在坡度稍缓的雪坡上。因为陡坡上的粉雪要几乎崩完了,才会轮到相对的缓坡,发生块雪崩。 当 时,我们看到它们往下滑落擦过身边时,真是不寒而栗。因为一旦卷入块状的雪崩体中,就决不会有像我们那次遇到的粉雪崩那样幸运了。
前面提到1989年梅里雪山山难,估计是营地靠近了堆积区,或者说可能就设在雪崩堆积区。 因为梅里雪山非常陡峻,很难找到一块稍平的地方容纳一支较大的队伍。 此外,雪崩堆积区常常给人一种误导,因为它可能是相当大的范围内仅有的一块比较平坦的地方。
认识雪崩 雪崩是一种所有雪山都会有的地表冰雪迁移过程,它们不停地从山体高处借重力作用顺山坡 向山下崩塌,崩塌时速度可以达20-30米/秒,体积可以是几百立方、几千立方,甚至更多。 雪崩由于从高处以很大的势能向下运动,譬如从6000米高处向下坠落或滑落,故有极快的速度甚至会形成一层气垫层。
如果你有幸死死地伏在它下面,当它从你上面“飘”过或“飞” 过时,你可能会被留在原地而不被它打下去。当然,在其前端会因快速冲击形成强烈的气浪 ,因此有时雪崩体本身未到而气浪已把前进路上的一切阻挡物冲得“人仰马翻”。
雪崩的形成和发展可分三部分,即形成区、通过区、堆积区。 形成区大多在高山上部,积雪多而厚的部位。比如,高高的雪檐,坡度超过50-60度的雪坡, 悬冰川的下端等地貌部位,都是雪崩的形成区,有经验的高山探险者应该看得出来。
雪崩的通过区紧接在形成区的下面,常是一条从上而下直直的U形沟槽,由于经常有雪崩通过,尽管被白雪覆盖,槽内仍非常平滑,基本上没有大的起伏或障碍物,长可达几百米,宽20-30米或稍大一些,但不会太宽,否则滑下的冰雪就不会很集中,形成不了大的雪崩。
堆积区同样是紧接在形成区的下面,是在山脚处因坡度突然变缓而使雪崩体停下来的地方,从地貌形态上看多呈锥体,所以也叫雪崩锥(或雪崩堆)。 雪崩可分为干雪崩、湿雪崩,也可以叫做粉雪崩和块雪崩,它们的形成和发生有不同的地貌和气候条件。
一般而言,大雪刚停,山上的雪还没来得及融化,或在融化的水又渗入下层雪中再形成冻结之前,这时的雪是“干”的,也是“粉”的。 当此种雪发生雪崩时,气浪很大底层也容易生成气垫层。
探险队伍遭遇此类雪崩时,人可以被裹入雪崩体中并随雪崩飞泻而下。 雪崩的发生还有空间和时间上的规律。就中国高山而言,西南边界上的高山如喜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以及横断山地,因主要受印度洋季风控制,除有雨季(5-10月)和旱季(11-4月)之分外,全年降水都比较丰富,高山上部得到的冬、春降雪和积雪也比较多,故易发生雪崩。
此外,天山山地、阿尔泰山地,因受北冰洋极地气团的影响,冬春降水也比较多,所以这个季节雪崩也比较多。 中国科学院研究雪崩的专门机构——雪崩观测研究站,就设在天山中部的地区。
天山中部冬季积雪和雪崩经常阻断山区公路。而前述念青唐古拉山和横 断山地经常发生的雪崩也是供给现代冰川发育的重要来源之一。 当然在这种地区选择合适的 登山时间就比较苛刻。与此同时,在我国西部靠近内陆的昆仑山、唐古拉山、祁连山等山地,降水量就比较少,也没有明显的旱、雨季之分,雪崩可能也就比较少,选择合适的登山时间也就比较宽裕。
另外,这些内陆山地相对高度较低,一般都在1000-1500米,故山地的坡度也比较缓和。 而前述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真正是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在3000-4000米,甚至达到5000-6000米,故山地坡度较陡,发生雪崩的可能性和雪崩的势能也就更大。
避开雪崩 为了减少雪崩造成的危害,高山探险者应该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 首先,探险者要正确判断登山路线上有无雪崩痕迹。 要注意识别组成雪崩的三个区段,以及雪面上是否有雪团滚落而留下的条痕轨迹。
行军时要避免走雪崩区。实在无法避免时,应采取横穿路线,切不可顺雪崩槽攀登。1957年我们在贡嘎山登山时,有很长一段是沿着雪崩槽西侧行军的,这就已经隐含着危险。在横穿时要以最快的速度走过,并设专门的了望哨眼睛紧盯雪崩可能的发生区,一有雪崩迹象或已发生雪崩要大声警告“雪崩”,以便赶紧采取自救措施。
高山探险时,无论是选择登山路线或营地,应尽量避免背风坡。因为背风坡容易积累从迎风坡吹来的积雪,也容易发生雪崩。行军时如有可能应尽量走山脊线,走在山体最高处,可以免去雪崩威胁。
在选择行军路线或营地时,要警惕所选择的平地可能就是“陷阱”。因为在陡峻的高山区,雪崩堆积区最容易表现为相对平坦之地。 大雪以后1-2天内不要登山行军,应该等待新雪崩塌殆尽后再登山。
大雪之后常常伴有好天气,必须放弃好天气等待雪崩过去!这是一种很难的选择,只有随机应变,视具体情况而定了。实在不可避免时,应在上午10时以后,再穿越雪崩区。因为,此时“早起”的太阳已照射雪山一段时间了,若有雪崩发生的话也多在此时以前,这样也可以减少危险。
在人们经常有活动的地段,也可以用炮轰的手段主动把雪崩形成区的积雪“轰”下来。在高山行军和休息时,不要大声说话,以减少因空气震动而触发雪崩。此外,行军中,最好每一个队员身上系一根红布条,以备万一遭雪崩时易于被发现。
高山探险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活动,任何一个小的疏忽都可能酿成大祸。 高山探险也需要冷 静,有时必须有承认失败的勇气,一味地逞强和赌气是危险的。
雪崩
冒险解谜 | 运营
游戏介绍在这里玩家将开启一段全新的雪崩,操控一个雪球从雪山的顶端开始滚动,一路向下,带动整个雪山的环境开始变化,亲手制造一次规模超大的雪崩,并且在向下滚的时候吸附尽量多的雪,增大自己的体型,同时躲避其他向下滚的雪球,以免相撞导致雪球碎裂,对这款游戏感兴趣的各位玩家可以来我们天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