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宗朱厚照,是个非常有趣的皇帝。他不喜欢跟媳妇儿睡一起,偏偏喜欢跟虎豹豺狼睡在一起。在他眼里这帮畜生,比人要更加有良心。畜生喂得熟,人心喂不熟。
此外他还有一个特别的爱好,那就是御驾亲征。朱厚照曾经两次御驾亲征。亲征这个词,自从朱祁镇以后,就成了明朝官员们最敏感的一个词。
因为朱祁镇亲征结果被瓦剌人给抓了,七十多年后,朱厚照又要亲征,而且亲征两次,这让这帮大臣们都变得紧张兮兮的了。
朱厚照根本就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因为蒙古人打来了。时隔七十多年,大明王朝与蒙古始终是相安无事,即使有点小摩擦,也到不了皇帝御驾亲征的地步。
朱厚照这个爱折腾的皇帝,在家里已经闲的发霉了。所以他决心御驾亲征。蒙古鞑靼部落的小王子带领五万大军南下。
其年八月朔,帝微行。澄率侍郎王瓒、顾清等疏请还宫。既又出居庸,幸宣府,久留不返。澄等频疏谏,悉不报。明年正月,驾旋,命百官戎服郊迎。澄等请用常服,不许。七月,帝自称威武大将军朱寿,统六师巡边。---《明史》
朱厚照的这一想法,立刻遭到了大量明朝文官们的反对,因为他们害怕再次出现朱祁镇被抓的结果。
朱厚照始终没有妥协,不过他也做出了一丁点的让步,以威武大将军朱寿的名义,带兵出关作战。
后世对这场御驾亲征的态度,基本上是消极态度。因为在史料中,虽然双方各自五万大军参战,可是死伤人数少的可怜。
鞑靼大军死伤只有16人,而明军伤亡52人。显然从这个数据来看,明朝军队是打了败仗了。其实这个数据问题很大,十万人堆在一起肉搏,死伤人数怎么也不可能在一百人以内吧?
任何事情,有了第一次,一定会再来第二次。朱厚照是千等万等,恨不得写封信约蒙古小王子南下挑衅。
辛亥,提督南赣汀漳军务副都御史王守仁帅兵复南昌。丁巳,守仁败宸濠于樵舍,擒之。八月癸未,车驾发京师。丁亥,次涿州,王守仁捷奏至,秘不发。冬十一月乙巳,渔于清江浦。壬子,冬至,受贺于太监张阳第。---《明史》
可惜朱厚照始终没有等来这个对手,反倒是大明朝内部多了一个反叛之人宁王朱宸濠。对于荒唐的朱厚照,朱宸濠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所以他就发飙了。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朱厚照立刻表示,他要御驾亲征,谁都不能跟他抢。可是问题来了,打南边来了个王阳明,他三下五除二,就把朱宸濠给摆平了。
这一次朱厚照虽然没能完成自己军事生涯上,浓墨重彩的另一笔,可是他也趁着这个机会,在南方好好玩了一段时间。
朱厚照顺道去了扬州一场,这里是著名的烟花之地。朱厚照为了照顾她们的生意,特地跑去烟花之地检阅了一番那里的女子,第二天她们的身价立刻就暴涨了。
没仗可打,无聊至极的朱厚照又在江南玩了一段时间,这才打算回程,毕竟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去处理。
在回程的时候,朱厚照路过镇江金山,从瓜洲渡过长江。到达清江浦的时候,朱厚照游玩的兴致再次上来了。
癸卯,次镇江,幸大学士杨一清第,临故大学士靳贵丧。九月己巳,渔于积水池,舟覆,救免,遂不豫。冬十月庚戌,次通州。十一月庚申,治交通宸濠者罪,执吏部尚书陆完赴行在。十二月己丑,宸濠伏诛。甲午,还京师,告捷于郊庙社稷。丁酉,大祀天地于南郊。初献疾作,不克成礼。---《明史》
他发现清江浦这边的环境非常不错,所以就找来了一条小船,乘着小船到河里去捉鱼。结果在提网的时候,朱厚照发现有很多鱼。
他这一高兴,结果就掉进了水里。朱厚照根本就不会水,被人救上来的时候,已经喝了不少水了。
从这个时候开始,朱厚照的身体就不好了,应该是当时水把他的肺给呛到了。等到秋天的时候,朱厚照变得了肺炎。
此后朱厚照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在一次祭拜天地的时候,他吐血倒地。此后长期卧病在床,他知道自己的大限已经到了,所以开始安排后事。
这一年他才不过31岁,就算是死的时候,他都没有死在媳妇儿身边,而是死在了豹房之中,可见他对豹房的依赖程度。
朱厚照娶了8个老婆,可是他却连一个儿子或者一个女儿都没有。可见要么就是他的性取向有问题,要么就是他的身体有问题。
他总喜欢住在豹房之中,这足以说明一个问题,跟这些妃子比起来,他更加相信这些豹子。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直接导致朱厚照无后。
一般人无后也就算了,可是朱厚照家是真的有江山需要继承的。结果他家的江山,只能交托给了他的堂弟朱厚熜。
朱厚熜是他老叔家的儿子,这样一来他老爸,那个英明的朱佑樘这一脉,算是彻底就断掉了。谁让朱佑樘是史上唯一一个只有一个老婆的皇帝呢?所以他也就只有一个儿子朱厚照活在世上。
参考资料:《明史》
正德皇帝短暂而奇葩的一生
一个放荡不羁的灵魂,却投生在帝王家,这可能就是老天爷的系统里的大BUG,又或者是老天爷故意为之,戏耍众生的把戏。
老天爷似乎对老朱这个泥腿子怨念不浅,所以在他后代身上可劲儿的报复。有明一朝,奇葩皇帝一大串,文治武功整体一代不如一代,副业搞的各有千秋。
朱八八的后代的表现总体来说是能把朱八八和朱老四气活过来然后又再气死。到了英宗朱祁镇时,更是丢人丢到了国外——御驾亲征没玩好,自个儿被掳走,差点灭国。好不容易熬到回家,发现皇帝都换了,自己只能被软禁在深宫,怎一个惨字了得。同样是御驾亲征,正德皇帝的表现勉强还对得起洪武后人的名分。这个自封镇国公总督军威武大将军,化名朱寿的正德小朋友在边塞和蒙古小王子干了一仗,还手刃敌军一名。光说不练假把式,正德从来不玩虚滴。此战史书的记载应该是诚心恶心皇帝,你擅自离京,偷偷御驾亲征跑出去打杖,文官们可不认。战果咱们可以猜测一下,应州大捷同年达延汗就挂了,此后的几十年里蒙古也特别老实。非要说蒙古的表现和此战没有任何关系,也着实说不过去了些。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老北京最有意思的一群人:他们不务正业,把玩儿当成正经的事业经营。不过就算把全北京的顽主加一块堆儿,可能也不如我们的正德皇帝会玩儿。在皇宫里开集市,把个三宫六院通通拉出来搞成了青楼和窑子。正德这也是憋坏了没办法,想出宫溜达,被文官们劝谏,还不敢发脾气。咱知道明朝的文官多是受虐狂,皇帝发怒当下都能喜上眉梢笑脸相迎的问一句:“皇帝陛下,臣的屁屁早已等候多时了,赶紧庭杖吧!!!”对这样一群大臣,除了在皇宫内搞搞cosplay还能干啥?除了cosplay之外,正德还有个爱好比较奇特——喜当爹(此处“喜”做“爱好”解)。正德迷恋给人做干爹的滋味,大约认了一百多个干儿子。这个真不知道他咋想的,普天之下都是您的子民,您还在意这点伦理哏?行为艺术家的行事作风,嘿,果然不同寻常。
正德皇帝文盲的帽子由来已久。张显清在《明代政治史》中就说:“朱厚照读书很晚,八岁才出阁就学,但没有真正读过什么书。……朱厚照十五岁登上帝位时,识字仍很有限。”正德皇帝的字写的确实一般,这也和平时太爱玩脱不了干系。但他的语言天赋不同凡响,他不仅会阿拉伯语、蒙古语、藏语,葡萄牙人来华后他还跟着别人学过葡萄牙语。这种水平也叫文盲的话,那我这个只会汉语和一点点英语的人该叫“丈育”了吧……
作为一名特立独行的皇帝,连死都要死的和别人不一样。1520年,正德下江南回京的路上,看江上景色怡人,水里鱼儿成群。便一时兴起准备COS渔人,架一艘小舟撒网捕鱼,收获满满。可能是鱼获确实很沉,也可能是正德身体早已被酒色掏空,一网鱼没拉起来,他自己倒是被鱼儿们拖下水了。皇帝自幼长在深宫,没学过游泳,差点呛死。好在侍卫们“打捞”及时才让他幸免于难。不过这次落水也让正德落下了病根,第二年(1521年)正月回到京城时,正德的身体状况已经非常不理想了。正月十四日,正德在南郊主持大祀礼时忽然口吐鲜血倒地不起,撑到同年三月,在豹房驾崩,告别了这个世界。这位一生率性而为,放纵不羁的顽童在临终前还是反省了自己当皇帝这些年的所作所为。有遗言如此:“前事皆由朕误,非汝曹所能预也。”翻译过来大致就是:虽然我这一生只顾自己开心,犯过很多错误,这都是我的错,和旁人无关。从他的遗言中不难看出,他对自己这些年的离经叛道、放荡不羁的行为是有清醒的认识的,但他就是改不了,因为他就是这样的正德啊!
最后,用一句Beyond的歌词总结一下这位行为艺术家短暂的一生吧: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哪会怕有一天会跌倒。
感谢邀请。说起“御驾亲征”这个词在戏曲或者演义中倒是经常听到或见到。但在真实的历史上却没有几个皇帝敢于御驾亲征。毕竟战争不是儿戏,不是靠一个“皇帝”的身份就能取得胜利,人家敢于开战,本身就已经不把这个“九五之尊”放在眼里了。而且如果没有一定的军事才能,作为皇帝贸然亲征反而会对己方军队的指挥系统造成束缚牵制,从而影响战争结果。
在探讨明武宗朱厚照御驾亲征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国历史上几个有名的皇帝御驾亲征的结果。
第一位,南北朝时期北周武帝宇文邕,在位18年,当了12年的傀儡,后铲除权臣宇文护开始亲政。在灭掉北齐之战时,亲临战场,指挥若定,终于统一北方。后突厥叛乱,再一次御驾亲征时,死于马车之上。可见作为统帅,无论你是将军还是皇帝,不仅需要良好的军事素养,还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
第二位,唐太宗李世民!大唐王朝的实际建立者,一生戎马,扫灭群雄,是隋唐之际的战神。就这样一位马上皇帝,在晚年征高丽时,被敌方大将一箭射中胸口,驾返长安后伤口病发不愈,随后驾崩。可见战场之上,无论是阵前小卒还是元帅天子,危险性都是一般无二。
第三位,后周世宗柴荣。在位五年之间,北伐契丹,南讨不臣。亲征北汉时,临阵亲冒矢石冲锋陷阵。可惜天妒英才,39岁英年早逝。可见久经沙场之人,损神耗力,健康隐患不容忽视啊!
第四位,宋太宗赵光义,太祖赵匡胤之弟。这位皇帝智术短浅,倒是猜忌成性。即位以后为图虚名,亲征北汉,然而一败涂地,最后骑着一头驴才得以保命。可见战事不虞之时,即便你是皇帝,能有毛驴骑着逃命,都是诸天神佛保佑了。
第五位,明成祖朱棣。这位夺了侄子皇位的天子,出生于战争之中;成长于战争之中;终结于战争之中。他一生五征蒙古,指挥大小战役无数,55岁时死于征战回师之中。可见瓦罐不离井上破,天子也难免征战亡啊!
第六位,明英宗朱祁镇。说起这位爷,是作为历代御驾亲征皇帝行列中的耻辱,也是大明的国殇。他对于军事一窍不通,却被太监王振怂恿亲征。结果“土木堡之变”中被俘,使大明朝廷面对瓦剌一时之间颇为被动,也给明王朝之后的历史进程带来深远的影响。可见不是每个皇帝都特能打,打不好就得去蒙古吃烤羊,还不送啤酒。
第七位,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这位皇帝不用说大家更为熟悉。他亲征葛尔丹之后又两次亲征沙俄,史称“雅克萨反击战”。关键是打的都很不错,为清初国家边境的安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见只要是打仗,不管你是汉人皇帝还是少数民族皇帝,都得学兵法,还得学通学精,不然你就是发型再好,辫子再长那也是一个输。
说了这么多,可能朋友要问了,怎么没有明武宗朱厚照呢?请大家稍安勿躁。之所以要谈上边这几个皇帝的亲征战例是想让朋友们明白战争不是请客吃饭,你是皇帝就能坐在首席,你说怎么吃就怎么吃,你说怎么喝就怎么喝!战争不能仅凭血勇之气和道德大义,它还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这个技术我们称之为“兵法”。所谓“兵法”,不仅仅是我们平常认知的“围魏救赵”、“瞒天过海”、“十面埋伏”等战术层面的内容,它需要统筹运算决定一场战争胜利与否的一切因素。诸如天时(气候)、地利(战场地形)、人和(军心士气)、粮食、装备、运输等等。所以说要想指挥一场胜利的战争,你可以不认识字,但你必须会数学计算。早在两千多年前,“兵圣”孙子就告诉我们“多算多胜,少算少胜,不算不胜”。孙子还告诉我们,战争有战争的规律,你掌握不了这种规律就得承受战败之后带来的一切后果,由其是皇上可能比一般人更承受不起。
好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谈一谈本文主角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的军事生涯了。其实依我看,正德皇帝御驾亲征应该算是“一次半”。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正德皇帝第二次御驾亲征是要平息江西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但是在他所率领的部队离战场还有两千多里地的时候,当时的江西南部巡抚王守仁(王阳明,注意此人在历史上比正德皇帝还要出名)利用“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加军事思想已经平息了叛乱,并且把宁王活捉了。看了王守仁上奏的捷报之后,朱厚照非但不喜,反而有点生气。主要是觉得作为皇帝,摆了这么大的阵势,连判党的人影都没见着,你王守仁居然说仗已经打完了,这还怎么玩?对,朱厚照就是来玩的。还没玩的尽兴的朱厚照对于捷报秘而不宣,继续南行。王守仁无奈之下,把宁王押守在南京。并且又上了一道奏章,大意是说,皇上你赶紧来吧,到南京来受俘。来了之后就说宁王是你捉住的,没我啥事,这总可以吧。朱厚照这才勉强受俘北返。但荒唐的是他走了一阵以后突发奇想,竟然下令把宁王放了,由他再亲自擒回。史载“群臣闻之如五雷轰顶”。看到这,我觉得朋友们是不是和我一样都大开眼界,领略了武宗皇帝为了自己玩的开心,哪管百姓死活的昏庸的一面。所以我把朱厚照的这次御驾亲征算作半次,毕竟他只是好好的来了一回“江南八月游”,仗是半点没打。那么,既然敢于御驾亲征,朱厚照到底有没有军事才能呢?答案是有的,他的军事才能表现第一次御驾亲征,也是他一生最为闪光的地方——“应州大捷”。
评价一个战争指挥官军事才能高低的主要标准,我觉得应该是看对手的实力如何。那么让我们认识一下应州之战中朱厚照的对手——达延汗。
达延汗,孛儿只斤·巴图孟克(公元1473——1517),《明史》称之为小王子。他是曾经俘虏明英宗朱祁镇的瓦剌太师也先的重外孙,成吉思汗的十五世孙,正宗的黄金家族成员。继也先之后的草原新霸主,蒙古历史上的“中兴之主”。这样的人物肯定是身经百战,指挥能力应该是杠杠的吧!再看看我们的武宗皇帝,从小读过四书五经那是一定有的,系统的军事培训以及战场经验那是一定没有的,纯粹的战场初哥。就这样两个看着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在应州相遇了。
《明武宗实录》:“正德十二年冬,虏五万余骑营榆林将入寇”。当时蒙古小王子率五万多骑兵将从榆林一路向东,兵峰直指大同。而此时从北京偷跑出来的朱厚照正在“阳和卫”给自己封官,官职是“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这个头衔看着很威风,很吓人。作为皇帝自降了数级变成大将军,自己给自己称臣,这个把戏也只有朱厚照能玩出来。很快他以这个官职的名义给大同总兵官王勋发布了一道命令:“名诸将分布要地,大同总兵官王勋……军大同城,萧滓军聚落堡,……时春军天成……杭雄军阳和……朱銮军平虏……周政军威远”。这是一套详细的各军战斗部署,足以说明武宗皇帝是知兵之人。他料想小王子图谋大同,所以命聚落堡、阳和、天成等各地部队与大同形成拱卫之势,待小王子攻击大同之时,各军趁时而出,围歼蒙古骑兵。然而小王子是打了老仗的人,探得大同等地重兵防守,马上命令部队急转南下,凭借骑兵远超步兵的机动力,竟然深入大同腹地应州。武宗皇帝闻之,虽惊不乱,急令王勋兵出大同,驰援应州。小王子在应州设伏以待,反而包围了王勋部,武宗又令各军援救。双方近十万人马厮杀五日,最终小王子引兵撤退,回去后不久身亡。
关于这场大战,各种史料记载不尽相同,令人颇为疑惑。《明武宗实录》记录此战“蒙古军队阵亡十六人,明军阵亡五十二人”。双方十万人马你来我往,真刀实枪的打了五天,阵亡不到一百人,看着不像打仗,到像是军事演习。再看《鞑靼列传》云“是后岁犯边,然不敢深入”。死了十六个人就不敢深入了,太小看蒙古人了吧!而且蒙古小王子率兵北返之后不久身亡,死时年仅44岁,是不是在此战中深受重伤也说不定。能够看出来,蒙古军队在此战中受到重创,以至于后来不敢深入劫掠了。不难猜想,有人故意把此战结果写成这样就是为了抹黑武宗皇帝。
指挥此战之时,武宗皇帝年仅27岁。一个生在深宫,长在妇人之手的年轻人第一次上战场就能指挥四五万人作战,而且指挥的可圈可点,我想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极为罕见。然而这种才能被他身上众多的缺点掩盖了,所以,后世的我们看史料,“正德“就是昏庸皇帝的代名词。
御驾亲征一直是明武宗朱厚照心中未了的一个梦想,独立独行的朱厚照虽然荒诞不经,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不可否定,可惜他死于第二次北伐回京的路上,如果再给他点时间,朱厚照是不是也能像他的祖先朱元璋、朱棣那样征战沙场、奋勇杀敌呢?
一、家族使命感促使朱厚照御驾亲征
明武宗朱厚照为什么御驾亲征,这里简单概括一下明朝这个朝代,虽然明朝的皇帝都很有个性,有爱玩的,有不上朝的,有荒谬的……可是明朝的每一个皇帝,却没有一个是软骨头。明朝不和亲不纳贡不结盟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和任何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朝代。明武宗朱厚照生长在这样一个有骨气的朝代,我们可以理解明武宗朱厚照为什么御驾亲征了。
二、性格决定命运——特立独行的明武宗朱厚照
明武宗朱厚照御驾亲征和他的性格是分不开的,这里简单看一下明武宗朱厚照的个人简历。
朱厚照(明武宗),明孝宗长子,明朝第十位皇帝,1491出生于北京。
性格外向,贪玩,少时聪慧却玩物丧志。
特长:过人的军事才能,能征善战。
梦想:像祖先朱元璋、朱棣那样骑着马,征战沙场,南征北战,大败天下无敌手,只是由于历史环境等原因,一直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
后世对他评价颇具争议,总体评价是明武宗朱厚照小事荒唐,大事不糊涂。正德年间:武宗诛刘瑾,平安化王、宁王之叛,大败蒙古王子,多次赈灾免赋。从侧面反映出这位帝王治下总体上仍有可称道之处。
从上述简历可以看出,武宗朱厚照就像是一个没长大的巨婴,从儿时到中年,他一直怀揣着一个梦想,那就是像他的祖先朱元璋、朱棣一样,征战沙场,保卫家园。所以武宗朱厚照干过的一些荒唐事就不难理解了。
在公元1517年,当朱厚照接到边关急报:蒙古王子率5万大军来犯。朱厚照听到消息后,不是惊慌失措,而是喜出望外,因为他终于等到一展宏图的机会,终于等到有可能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了。现在可以想象,那时的朱厚照是多么兴奋啊!可惜当群臣听到皇帝要御驾亲征的消息后,严厉拒绝了皇帝的要求。
其实这也不能完全责怪群臣,群臣也是从皇帝安全的角度考虑,要知道,群臣真的是被折腾怕了,距离明英宗朱祁镇被俘才过去了70多年,明朝大臣们现在心里还有阴影呢,所以死觐不让武宗朱厚照亲征,可是,当一个人决定干一番大事事,除了自己,谁还能阻止了他呢?而且干这番大事的人还是万人之上的皇帝。
所以一万个不愿意让皇帝御驾亲征。朱厚照呢是铁了心的要出去,于是在手下江彬的帮助下,顺利的出了居庸关,然后来到了宣府。
明武宗朱厚照既然决定要去御驾亲征,仪式不能少了,朱厚照封自己为“大将军朱寿”,亲临前线战斗,斩杀敌人一名。这次光荣的战斗,以“杀敌十六名,己方伤五百六十三人、亡二十五人的战绩”取得胜利,史称“应州大捷”。之所以称为胜利,是因为敌人被这种杀敌100,自伤1000的打法吓怕了,敌人抱着无比郁闷的心情最终撤退了。之所以称为“大捷”,是满足了皇帝亲自上战场的欲望,明武宗朱厚照离梦想更进了一步。
三、朱厚照是被宠坏了的孩子
朱厚照也许是历来皇帝中最幸福的一个,因为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他的父亲孝帝一生只爱张皇后,奉行一夫一妻制,而张皇后一共生了三个孩子,但朱厚照是唯一一个安全健康成长的人,因此孝宗和张皇后非常溺爱他,也句不难理解朱厚照为什么后来那么叛逆了。
朱厚照的业余爱好很多,如果不当皇帝,他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自由职业者。他生性好动,特别贪玩,只要是跟做皇帝无关的事情,他都做的有模有样,比如:吹拉弹唱、骑马射猎、舞刀弄棒、经商等等,甚至,连梵文、阿拉伯文都能学会,这也算是个奇才了。
朱厚照在军事才能是不可否定,他熟读军书,从小模拟沙盘,可惜受当时历史环境的拘束,他没能实现征战沙场的报复。
明武宗朱厚照一生两次亲征,命运却和他开了一个玩笑。
1519年,宁王朱宸濠起兵叛乱,朱厚照终于有机会第二次御驾亲征。临行前,他的爱妃送送给他一支玉簪,可是,在过卢沟桥的时候,被朱厚照掉在了河里。朱厚照下令驻军寻找,这一找引起了后面的蝴蝶效应,不仅没找到,而且还耽搁战事。等朱厚照率军到达战场,南赣巡抚王阳明未经请旨就把宁王给灭了。消息传来,朱厚照气得双脚直跳。他隐匿战报,继续前行。谁知王阳明竟又把宁王押解了过来,朱厚照实在无法了,他竟然突发奇想:把宁王放回去,自己再捉他一次。
王守仁一想,这怎么能行呢?但是熬不过朱厚照命令,最后还是放了。
放了以后,还特意给了朱宸濠一些兵,然后两军开战,朱宸濠就跪地认输了,表示确实是朱厚照打赢了这场仗。
在回北京的路上,大军路过清江浦,朱厚照见水上风景优美,竟勾起了打鱼的雅兴。他亲自驾小船撒网捕鱼,提网时由于网鱼过多,拖拉过于用力,身体竟然失衡,坠入水中。因朱厚照是北方人,不习水性,落水后肺中被呛进了水,引起了肺炎。1521年正月,朱厚照回到北京,14日突然口吐鲜血,瘫倒在地。三月,时年31岁的朱厚照在豹房驾崩,结束了他荒诞不经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