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幻想 15》之所以遭黑,就是因为它是《最终幻想》。“十年磨一剑”的说法,恰逢日式游戏处在一个整体下滑的时代,抱着戏谑的眼光去看它,期待它名不副实的人就更多了。 “杀马特发型”从野村哲也负责《最终幻想 7》人设起就一直被延续。玩家们的吐槽一直到《最终幻想 15》才最终爆发,更多是因为技术进步了,游戏角色们的样子比原来写实太多,才让这样的动漫式发型显得格外突兀。 从情怀粉们的角度来说,《最终幻想 15》也不受待见。打着“基于现实的幻想”这一标语的《最终幻想 Versus 13》随着新制作人上任,变成了一个强调友情和羁绊,还颇有点生活气息,“gay gay 的”《最终幻想 15》。甚至于那个恋人和自己是敌对关系,让人心疼的女主角史黛拉也因为“很难放进新的故事里”被整个删掉,换上了新人露娜。这一切,让准备好体验最终幻想式感人虐心故事的玩家无法接受。 如果说以上这些因素还能说是《最终幻想 15》时运不济,那么围绕着它和《最终幻想 Versus 13》这十年的风风雨雨就只能说是自己的锅了。无论是一次又一次的跳票,明显的 BUG,缩水的画面,还是一改再改的故事设定,游戏后期开放世界的突然消失,拖时间的支线,这些无一例外都表现出了一种仓促和迷茫。 如果你并不是很频繁地在关注本作的动态,可能会因为实际成品和印象中的差异太大感到奇怪,因为那些原来的设定和突然出现的新设定早就混杂在了一起。这种混乱就是本作的开发,甚至是日本整个游戏圈的一种状态。 随着欧美游戏强势崛起,无论是技术力、资金还是团队组织结构都呈现出极大劣势的日本游戏业只能勉力支撑。想要转型,但是该怎么转型呢?小岛秀夫得出了答案,但 Konami 容不下他。田畑端也是一个不拘一格的非典型日式制作人,但游戏制作过程中的那些摸索和反复让团队耗去了这么多年,却没有得到和努力相称的结果。 所幸《最终幻想 15》算是交上了一份还不错的答卷。它虽然不是神作,但也足够让你度过愉快的 40 多个小时。不过日本游戏的迷茫,在《最终幻想 15》之后仍不会停止。